月经量少的检查主要包括妇科检查(含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检查,各部位病变可能影响经血流出和月经量)、实验室检查(涵盖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分别评估内分泌、血液相关情况)、影像学检查(B超、HSG、MRI,可观察子宫附件形态、结构及诊断宫腔相关问题)三大类,此外针对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及患慢性疾病的特殊女性人群给出温馨提示,青春期要选无创或微创检查并关注心理,育龄期要考虑怀孕因素选对生育影响小的检查,更年期关注内分泌指标及相关疾病风险检查,慢性病女性要告知病史药物以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妇科检查
1.外阴检查:查看外阴的发育情况、有无畸形、炎症、肿物等,因为外阴的病变可能会间接影响月经,比如严重的外阴炎可能会引起局部的疼痛不适,影响女性的心理状态,进而对月经产生一定影响。像幼女若出现外阴炎,可能会有哭闹、搔抓外阴等表现,需要及时处理以防影响生殖系统发育。
2.阴道检查:观察阴道黏膜的情况,有无溃疡、肿物,阴道的分泌物是否正常等。阴道的病变可能会影响经血的流出,例如阴道横隔可能会阻碍经血排出,导致经血在阴道内积聚,出现月经量少甚至周期性腹痛的症状。对于有性生活的成年女性,此项检查更为重要。
3.宫颈检查:检查宫颈的大小、形态、有无糜烂、息肉、肿物等,宫颈的疾病如宫颈粘连,可能会阻碍经血流出,造成月经量少。人工流产术后的女性发生宫颈粘连的风险相对较高。
4.子宫及附件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了解子宫的大小、位置、质地、活动度,附件区有无肿物、压痛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过小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少。对于青春期少女,如果子宫发育异常,需要及时干预治疗,促进子宫的正常发育。
二、实验室检查
1.性激素六项: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通过检测这些激素的水平,可以了解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和卵巢储备功能。FSH升高可能提示卵巢功能减退,常见于卵巢早衰患者,多见于40岁之前的女性,可能会伴有月经量少、闭经等情况;PRL升高可能导致泌乳素血症,也会引起月经量少、月经稀发甚至闭经,精神压力大、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引起PRL的短暂升高。
2.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如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都可能影响月经,导致月经量少。例如,甲减患者除了月经量少外,还可能有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等表现,对于有家族甲状腺疾病史或长期情绪低落、压力大的女性,应重视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3.血常规:了解是否有贫血。严重贫血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少,因为身体的血液总量减少,流经子宫的血量也相应减少。对于月经过多引起慢性贫血的女性,或者长期营养不良的女性,贫血的情况可能更为常见,需要及时纠正贫血以改善月经情况。
4.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与月经量少有关,如果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经血的流出和止血过程。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包括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子宫和附件的形态、大小、结构,有无占位性病变。了解子宫内膜的厚度,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子宫内膜厚度不同,如果在该增厚的时候内膜仍然很薄,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少。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超可能显示卵巢呈多囊样改变。
2.HSG(子宫输卵管造影):如果怀疑有宫腔粘连、输卵管堵塞等情况,可以进行此项检查。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宫腔和输卵管的形态,了解宫腔是否有粘连、输卵管是否通畅。曾经有过多次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如流产史、清宫史等,发生宫腔粘连的可能性较大,HSG有助于明确诊断。
3.MRI(磁共振成像):对于一些B超难以诊断的情况,如子宫腺肌病、盆腔肿物等,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有助于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位置和范围。对于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家族史的女性,如果出现月经量少等异常情况,可考虑进行MRI检查。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会出现不规律和月经量异常的情况。在进行检查时,要告知医生月经初潮的时间、月经周期等情况。检查方式尽量选择无创或微创的,避免对其心理和身体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要关注青春期女性的心理状态,避免因月经异常带来过度的心理压力。
2.育龄期女性:如果有性生活,要考虑怀孕相关的情况,如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等可能会出现类似月经量少的情况。在检查时,要准确告知医生月经情况、避孕措施等。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在选择检查项目时要考虑对将来生育的影响。
3.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和月经异常。检查时要特别关注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等指标,以评估卵巢和内分泌功能。同时,由于更年期女性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增加,在检查过程中可以适当检查相关指标,如血脂、骨密度等。
4.患有慢性疾病的女性: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和月经。在进行月经量少的检查时,要告知医生病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月经。同时,要综合评估慢性疾病对月经的影响,制定个性化的检查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