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妇科炎症的引发因素包括自身防御机制受损(生理结构、年龄因素影响)、病原体感染(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不良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穿着、性生活不注意)及其他因素(全身性疾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影响)。
一、自身防御机制受损
(一)生理结构因素
女性生殖系统本身有一定的防御机制,如阴道内的酸性环境(pH值通常在3.8-4.4之间)可抑制多种病原体生长。然而,一些因素可能破坏这种酸性环境,例如长期使用碱性洗液清洗阴道,会改变阴道的pH值,使阴道自净能力下降,从而增加妇科炎症风险。另外,女性的子宫颈口在月经周期等生理阶段处于相对开放状态,容易让病原体侵入,尤其是性生活活跃期的女性,性生活过程中可能使细菌等病原体有机会进入生殖道引发炎症。
(二)年龄因素
1.青春期:青春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开始发生较大变化,阴道内环境不稳定,同时可能因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如不注意外阴清洁、使用不透气的卫生用品等,容易导致病原体滋生,引发妇科炎症。
2.育龄期:此阶段女性性生活相对频繁,再加上妊娠、分娩等生理过程,如分娩可能造成生殖道损伤,产后身体抵抗力下降等,都增加了妇科炎症的发生几率。
3.绝经期: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降低,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引发老年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二、病原体感染
(一)细菌感染
1.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它常存在于肠道中,若不注意会阴卫生,容易污染外阴进而侵入阴道引发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可通过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生殖道导致感染。例如,一些女性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就可能使大肠杆菌等细菌滋生,引发细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2.传播途径:性生活是细菌感染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男性如果携带相关致病菌,在性生活过程中可将细菌传染给女性;另外,公共卫生设施如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如果被污染,也可能成为细菌传播的媒介,使女性感染妇科炎症。
(二)真菌感染
1.白色念珠菌:它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在女性阴道内正常情况下少量存在,但当阴道内环境改变时,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等情况,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就会引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阴道内环境偏酸性,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生长,所以糖尿病女性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2.感染来源:自身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也可能蔓延至生殖道,如肠道内的白色念珠菌可通过肛门-会阴途径传播到阴道;此外,与感染白色念珠菌的患者共用毛巾、浴盆等物品也可能造成间接传播。
(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1.致病特点: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疾病,同时也是引起女性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的常见病原体。它们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进而导致炎症迁延不愈,引发更严重的妇科问题。例如,女性感染支原体或衣原体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上行感染至子宫、输卵管等部位,引起盆腔炎,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三、不良生活方式
(一)卫生习惯不良
1.外阴清洁不当:部分女性过度清洁外阴,尤其是频繁使用强碱性洗液,破坏了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导致阴道菌群失调,增加炎症风险;而不注意外阴清洁,如不经常更换内裤、不清洗外阴等,会使外阴局部细菌滋生,容易引发外阴炎等妇科炎症。
2.经期卫生问题:月经期间,经血是细菌等病原体良好的培养基,如果使用不洁的卫生巾、月经期间性生活等,都极易导致细菌感染,引发盆腔炎等妇科炎症。例如,月经期间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卫生巾,透气性差,会使会阴部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增加感染几率。
(二)穿着因素
1.内裤选择不当:长期穿着紧身化纤内裤,会使会阴部透气性差,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为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容易引发外阴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2.裤子穿着过紧:过紧的外裤同样会影响会阴部的通风,使局部环境不利于健康,增加妇科炎症发生的可能性。比如长期穿着紧身牛仔裤的女性,患妇科炎症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
(三)性生活不注意
1.性生活频率与卫生:过于频繁的性生活会使生殖道反复受到刺激,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炎症;性生活前后不注意清洗外生殖器,会将病原体带入阴道,增加感染风险。例如,性生活后女性如果不及时清洗,男性携带的病原体可能残留在阴道内,引发感染。
2.性伴侣不固定:性伴侣不固定会增加感染多种病原体的几率,因为不同性伴侣可能携带不同的致病菌,从而使女性感染妇科炎症的风险大幅升高。
四、其他因素
(一)全身性疾病影响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酸度增加,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长繁殖,所以糖尿病女性更容易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且病情相对顽固,容易反复发作。
2.免疫系统疾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女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力下降,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引发妇科炎症。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会进一步降低机体抵抗力,使妇科炎症的发生几率增加。
(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异反应的人群,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妇科炎症。例如,这类患者可能更容易感染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引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妇科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