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通常不会将低密度脂蛋白降得过低,其降低程度受药物种类、剂量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多数情况下会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中,他汀类药物是常用选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研究显示,常规剂量下这类药物能有效调节血脂,但不会过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即使国外研究中剂量增至国内常用量的4倍,患者血脂降至一定程度后也会趋于稳定。不过,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部分敏感者可能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较大幅度下降,需结合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监测调整用药。
若正在服用降脂药物,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能及肌酸激酶等指标。若出现肌肉酸痛、乏力或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