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不一定是心脏病,但可能是心脏或全身性疾病的表现,需结合病因判断。
心律失常指心脏跳动频率、节律或起源部位异常,包括早搏、房颤、室上速等类型。部分心律失常为生理性(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熬夜后出现的窦性心动过速),或由咖啡、酒精等外因诱发,去除诱因后可自行恢复,不属于心脏病范畴。
若心律失常由心脏结构异常(如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或电生理紊乱(如先天性离子通道病)引起,则属于心脏病表现。此外,甲亢、贫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明确病因。
建议发现心律失常后及时就医,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严重程度。若伴胸闷、头晕、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排查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风险,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