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死亡主要原因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等。
1.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发生损伤和坏死,导致心脏电生理活动异常,容易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等。这些严重的心律失常会使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甚至骤停,导致患者死亡。
2.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会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从而引发心力衰竭。随着病情进展,心脏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可导致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3.心源性休克
大面积心肌梗死时,大量心肌细胞坏死,心脏输出量显著减少,导致血压下降,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起心源性休克。若不及时纠正,会造成重要器官不可逆损伤,导致患者死亡。
4.心脏破裂
心肌梗死后,梗死部位的心肌组织变得薄弱,在心脏压力作用下,可能发生破裂,如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等,这会导致急性心脏压塞或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迅速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