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诱因与发作规律、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心肌梗死风险、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等方面。
1.诱因与发作规律
稳定型心绞痛通常由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明确诱因引发,发作规律且可预测,如快速步行或爬楼梯时出现症状;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诱因不明显,甚至在休息或轻微活动时也可发生,且发作频率显著增加。
2.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
稳定型心绞痛疼痛程度较轻,多为压榨性或闷痛,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更剧烈,持续时间常超过20分钟,甚至达数小时,休息或硝酸甘油效果不佳。
3.心肌梗死风险
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风险较低,病情相对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治疗。
4.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
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多为可逆性ST段压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或新发传导阻滞,部分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