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性低血压是指突然站立时血压急剧下降,引发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其成因主要有血容量不足、药物影响、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
1.血容量不足
大量失血、严重腹泻、呕吐或过度利尿等情况,会使身体内的血液和水分大量流失,导致血容量减少。当人体从平卧位突然变为直立位时,心脏泵出的血液无法及时有效地输送到脑部,进而引起血压下降,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2.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干扰人体的血压调节机制。例如,降压药如果服用过量或对药物过于敏感,会使血压过度降低;抗抑郁药、镇静药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干扰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导致直立时血压不能正常上升。
3.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会损害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血管的张力和心脏的功能,当其受损时,血管不能根据身体姿势的变化及时收缩,心脏也无法有效调整泵血功能,从而引发直立性低血压。
有直立性低血压症状的人群,在改变体位时要缓慢进行,避免突然站立。若症状频繁出现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因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