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症状主要包括急性低血压症状和慢性低血压症状,其危害主要包括神经系统损害、肾脏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等。
一.症状
1.急性低血压症状
急性低血压是指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明显下降,临床上常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
2.慢性低血压症状
慢性低血压指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也有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
二.危害
1.神经系统损害
低血压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长期可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2.肾脏损害
肾脏依靠血压来维持正常的滤过功能,低血压会使肾脏血流量减少,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长期低血压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少尿、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
3.心血管系统损害
心脏需要足够的血压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低血压时心脏为了保证血液供应,会增加做功,长期可导致心肌肥厚,甚至发展为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