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心脏病患者都不能乘坐飞机,但部分患者确实不适合,主要原因包括气压变化影响、氧气含量变化、飞行应激因素等。
1.气压变化影响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气压会发生变化,相较于地面气压更低。这种气压降低会导致人体血液中氮气溶解度改变,形成气泡,可能引发减压病。对于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存在心脏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有右向左分流等情况的患者,气泡可能进入血液循环,阻塞血管,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危及生命。
2.氧气含量变化
高空机舱内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本就较弱,对缺氧更为敏感。低氧环境可能使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3.飞行应激因素
飞行过程中的起飞、降落、颠簸等,以及密闭空间、长时间久坐等因素,会使患者精神紧张、焦虑,进而激活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问题。
心脏病患者若想乘坐飞机,出行前应咨询医生,进行全面评估。携带必要的药物,飞行中保持心情放松,适当活动肢体,若出现胸痛、心悸等不适,及时告知机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