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1.病毒感染
常见的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可引发心肌炎。急性期心肌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逐渐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等后天性心脏病。
2.细菌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如草绿色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心内膜后,会在瓣膜等部位形成赘生物,导致瓣膜损伤,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进而可能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后天性心脏病表现。
3.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后负荷增加。为了克服增高的血压,心脏左心室需要加强收缩来泵血,久而久之左心室会发生肥厚。
4.高脂血症
血液中脂质代谢异常,过多的胆固醇等脂质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冠心病。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显著增加。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还会影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等。
长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缺乏运动可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等,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长期如此也会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