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通常是由心脏本身的问题、全身性疾病影响、药物因素作用、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因素干扰等原因引起。
1.心脏本身的问题
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是引发心律不齐的常见原因。比如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心脏瓣膜病造成血流异常,心肌病影响心肌收缩,这些情况都会干扰心脏正常的电信号传导,进而出现心律不齐。
2.全身性疾病影响
像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干扰心脏节律;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等,同样会破坏心脏电生理平衡,导致心律异常。
3.药物因素作用
部分抗心律失常药若使用不当,可能反过来导致心律紊乱;还有一些治疗精神疾病、感染的药物,也可能存在影响心脏节律的副作用。
4.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会刺激心脏和血管;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会使心脏负担加重;饮用过多浓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也可能引起心律波动。
5.精神因素干扰
当人处于过度紧张、焦虑、愤怒等状态时,体内会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跳不规律。
若出现频繁的心悸、胸闷、头晕,或感觉心跳明显过快、过慢、不规则,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律不齐的原因,并接受专业治疗。尤其是本身有心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更需重视,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