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悸
患者自觉心跳异常,可能是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跳动。比如,在安静状态下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像心跳突然“咯噔”一下,或心跳快速跳动且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感觉可能会让患者感到紧张和不安。年轻人如果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出现心悸的概率可能会增加。
2.胸闷
胸部有憋闷、压迫感,就像有一块石头压在胸口。症状较轻时可能只是偶尔感觉呼吸不太顺畅,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呼吸和活动。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胸闷症状,尤其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
3.头晕
大脑供血不足会导致头晕症状,患者可能会有头部昏沉、眩晕的感觉,严重时甚至会站立不稳或突然晕倒。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心律不齐导致头晕时更容易发生意外摔倒。
4.乏力
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原本轻松能完成的日常活动变得困难。比如,以前能轻松爬几层楼梯,现在爬几层就会感觉气喘吁吁、疲惫不堪。身体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出现乏力症状后会影响生活质量。
5.气短
呼吸急促、困难,在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患者可能需要频繁地深呼吸来缓解不适。肥胖人群由于心脏负担较重,出现心律不齐时气短症状可能会更突出。
患者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应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盐、油和糖的摄入。要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旅游、进行心理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