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室壁瘤等。
1、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缺血、坏死等改变可影响心脏电活动,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严重时可发展为心室颤动,是导致心肌梗死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2、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会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从而引发心力衰竭。左心衰竭较为常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右心衰竭则可出现体循环淤血,如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等。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发生心力衰竭的概率越高。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心脏储备功能较差,发生心肌梗死后更易出现心力衰竭。
3、心源性休克
心肌梗死面积广泛时,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可导致心源性休克。患者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死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
4、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发生功能失调,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出现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乳头肌断裂则是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周内,可导致急性左心衰竭甚至猝死。
5、室壁瘤
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心肌变薄,在心室压力作用下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还可能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等并发症。
儿童室壁瘤的发生多与先天性心脏疾病相关,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监测和治疗方案,密切关注室壁瘤对心脏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