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的原因可能包括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药物因素、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等。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如紧张、焦虑、愤怒,或是饮用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后,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使心脏跳动加快,从而引发心动过速,一般在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
2、病理性因素
心脏疾病是常见原因,像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出现心动过速。此外,全身性疾病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会使身体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进而引起心动过速。
3、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动过速。比如肾上腺素、麻黄碱等拟交感神经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率;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增快。
4、电解质紊乱
人体内的电解质如钾、钠、钙、镁等对心脏的正常电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当出现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情况时,会干扰心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引发心律失常,导致心动过速。
5、遗传因素
部分心动过速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可能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心脏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使心脏电活动不稳定,从而引发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的原因较为复杂,若出现心跳异常加快,伴有头晕、乏力、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切勿自行用药或忽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