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是心悸常见症状之一,患者能明显察觉心跳节奏紊乱。有时,会感觉心跳提前搏动,出现“咯噔”一下的漏跳感;部分人则会感到心跳毫无规律,时快时慢,强弱不一。比如在患有早搏时,心脏会突然提前收缩,随后有一段较长间歇,患者会因此感到心悸不适,这种异常跳动可能偶尔出现,也可能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情绪状态。而房颤患者,心房失去正常收缩顺序,心跳极度不规则,心悸感尤为明显,常伴有心慌意乱、坐立难安。同时,心律不齐引发的心悸还可能伴有胸闷,患者会觉得胸部发闷,呼吸不顺畅,仿佛有重物压迫;部分人会头晕,严重时甚至眼前发黑、站立不稳,这是因为心律异常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2.心搏增强
心搏增强导致的心悸,患者能强烈感知心脏有力跳动,就像心脏要“跳出嗓子眼”。生理性因素下,如剧烈运动后,身体需氧量剧增,心脏为满足供血,会加快跳动且增强收缩力,此时能明显感到心脏有力搏动,伴有呼吸急促;情绪激动,像过度兴奋、紧张、恐惧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促使心脏收缩力增强,也会引发心悸,常见于重要场合发言前或遭遇突发惊吓后。
从病理性角度看,当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基础代谢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致使心率加快、心搏增强,患者除心悸外,还可能伴有多汗、消瘦、易怒等症状;贫血时,血液携氧量减少,机体为保证氧供,心脏代偿性增加心率与心搏出量,患者会感到心悸,尤其是急性失血时,心悸症状更为显著,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虚汗、脉搏细弱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