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休息与活动管理、饮食与液体控制、病情监测与记录、用药规范与观察、环境与皮肤护理等。
1、休息与活动管理
根据心功能分级调整活动强度。急性期或严重心衰患者需绝对卧床,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以减少回心血量;病情稳定后逐步增加活动量,如床边站立、短距离行走,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前后监测心率,若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2、饮食与液体控制
采用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品、加工食品。限制液体摄入,通常不超过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多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以预防便秘,减少心脏负担。
3、病情监测与记录
每日清晨空腹测量体重,若24小时内体重增加超过1公斤需警惕体液潴留。记录每日饮水量及排尿量,保持出入量平衡。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观察有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用药规范与观察
严格遵医嘱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使用利尿剂时注意监测血钾水平,避免低钾血症;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需定期检测血药浓度,观察有无恶心、呕吐、黄绿视等毒性反应。
5、环境与皮肤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50%-60%,确保空气流通。长期卧床患者需定时翻身,避免双下肢或骶尾部长时间受压,预防压疮。水肿明显者使用软枕垫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
需要注意,若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避免感染、过度劳累等诱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