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会导致冠心病的原因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致血管损伤、脂质代谢紊乱影响、RAAS激活、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等。
1.血流动力学改变致血管损伤
高血压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持续增高,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正常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一氧化氮等物质,起到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而内皮细胞受损后,其功能发生紊乱,血管舒张功能减弱,同时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进而导致血管壁形成粥样斑块。
2.脂质代谢紊乱影响
高血压常伴随脂质代谢紊乱,如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过多的脂质成分易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3.RAAS激活
高血压时,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血管紧张素Ⅱ等物质增多。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同时还能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导致心肌重构。长期的心肌重构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阶段的高血压患者,RAAS激活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而性别因素可能在RAAS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存在一定调节差异,有高血压病史且RAAS激活的患者,冠心病发生几率相对更高。
4.氧化应激反应增强
高血压状态下,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例如,氧自由基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加速脂质过氧化,进一步加重血管损伤和心肌损伤,进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在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中,无论年龄大小、男女差异,氧化应激反应增强都是一个重要的病理环节,且长期高血压会使这种氧化应激损伤不断累积,使得冠心病的发病可能性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