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冻伤后先将冻伤部位置于合适温水复温,复温后无破损皮肤用促进血液循环外用药物,已破损皮肤要清洁消毒并覆盖无菌纱布,可遵医嘱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儿童复温轻柔且优先非药物处理,老年人注重保暖、加强创面护理并观察异常及时就医。
一、迅速复温
脸部冻伤后应立即将冻伤部位置于38~42℃温水中进行复温,复温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需注意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以防加重局部损伤,复温过程中要轻柔操作,防止冻伤部位因外力导致进一步损伤。
二、局部处理
1.未破损皮肤:复温后若脸部皮肤无破损,可使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外用药物涂抹,如含有肝素钠等成分的冻疮膏等,以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冻伤症状。
2.已破损皮肤:若脸部冻伤部位皮肤已破损,需保持创面清洁,使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创面消毒,防止细菌感染,消毒后可覆盖无菌纱布进行保护,避免创面受到外界污染。
三、药物辅助
可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某些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功效的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及禁忌情况,避免自行随意用药。
四、特殊人群注意
1.儿童:儿童脸部冻伤时,复温操作需格外轻柔,避免冻伤部位再次受冷刺激,处理破损创面时要更加小心,防止感染,且应优先采用非药物的温和处理方式,如轻柔复温、简单消毒等,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药物或处理方法。
2.老年人:老年人脸部冻伤后恢复相对较慢,要特别注重保暖,持续保持冻伤部位处于温暖环境中,加强创面护理,密切观察冻伤部位有无感染等异常迹象,若发现冻伤部位有红肿加剧、渗液增多等感染表现,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