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脑瘫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姿势有角弓反张、蛙位、W坐姿等异常,肌张力存在增高时肢体僵硬活动受限或减低时肢体松软的情况,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且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均因脑部病变致运动调控、肌张力及神经反射调节功能受影响。
一、运动障碍表现
宝宝脑瘫在运动方面常出现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的情况,大运动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发育迟缓,精细运动也可能受限,例如抓握物品能力差等,这与脑部运动调控区域受损导致运动功能发育受影响相关,且不同月龄段的宝宝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各有特点,如3个月仍不能抬头,4个月不能伸手抓物等均可能提示运动障碍。
二、姿势异常表现
常见姿势异常包括角弓反张,即头向后仰、背肌强力收缩使身体成弓形;蛙位,表现为下肢外展外旋似青蛙姿势;W坐姿,即双腿分开呈W状等,姿势异常与脑部病变导致的肌张力异常及神经对肌肉控制失衡有关,病变部位不同可能引发不同类型的异常姿势。
三、肌张力异常表现
肌张力异常分为肌张力增高和肌张力减低。肌张力增高时肢体僵硬,活动受限,如穿衣时难以弯曲上肢,被动活动肢体阻力增大;肌张力减低时肢体松软,缺乏正常张力,表现为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抱起时头不能竖直等,肌张力异常是由于脑部损伤影响了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对肌肉张力的调节功能。
四、反射异常表现
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会延迟消失,正常情况下这些原始反射在出生后一定月龄会逐渐消失,而脑瘫宝宝该反射持续存在;同时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例如不能及时出现躲避危险的肢体保护反射等,反射异常是因为脑部神经发育受损,导致神经反射调节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