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真菌感染通过接触(包括直接接触患者及间接接触污染物品)及环境中孢子在皮肤屏障受损时定植传播,皮肤自身易感因素有屏障功能受损、潮湿环境,易感人群涵盖皮肤娇嫩屏障未完全发育的婴幼儿、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免疫抑制人群、皮肤褶皱易潮湿的肥胖人群。
一、真菌传播途径
皮肤真菌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既包括直接接触患有真菌感染疾病(如手足癣、体癣等)的人群,也包括间接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像公共浴池、游泳池、被污染的毛巾、拖鞋等,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真菌孢子也可在皮肤屏障受损时定植引发感染。
二、皮肤自身易感因素
1.屏障功能受损:当皮肤存在擦伤、干裂、湿疹等皮肤病变时,其抵御真菌的天然屏障作用减弱,真菌易于侵入皮肤并定植繁殖。例如,皮肤湿疹患者因局部皮肤炎症导致屏障破坏,更易遭受真菌侵袭。
2.潮湿环境影响: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如多汗、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等,可为真菌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真菌繁殖,增加感染风险。比如脚部多汗人群,足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易引发足癣。
三、易感人群特点
1.婴幼儿:其皮肤娇嫩,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比成人更易发生皮肤真菌感染,需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皮肤局部糖原含量升高,利于真菌生长,且机体免疫力相对降低,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易感性。
3.免疫抑制人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人群,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对真菌的抵抗力下降,易罹患皮肤真菌感染。
4.肥胖人群:因皮肤褶皱处易潮湿,局部环境利于真菌滋生,肥胖者发生皮肤真菌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