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致子宫肌层病变的妇科疾病,病因包括多次宫腔操作、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状有经量异常、进行性痛经,诊断可通过妇科检查及影像学,治疗有药物和手术,育龄期女性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孕期女性需密切监测子宫情况并评估分娩方式。
一、定义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肌层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的妇科疾病。
二、病因
1.多次宫腔操作:如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等,可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使内膜细胞易侵入肌层。
2.慢性子宫内膜炎:炎症刺激可能促使内膜间质与腺体向肌层侵袭。
三、症状表现
1.经量异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部分患者可伴有月经周期紊乱。
2.进行性痛经:多在经前1周开始出现下腹正中疼痛,持续至月经结束,疼痛程度逐渐加重。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结节隆起,质地较硬,有压痛。
2.影像学检查:B超是常用手段,可见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增厚等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对诊断更具特异性。
五、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痛经症状,或应用GnRH-a等药物抑制卵巢功能,缩小子宫体积,但停药后症状可能复发。
2.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症状严重的患者)、病灶切除术(适用于年轻有生育需求或病灶局限的患者)。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期女性:若出现经量增多、进行性痛经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治疗方案,备孕女性需在医生评估后考虑妊娠相关事宜。
孕期女性:若合并子宫腺肌症,孕期需密切监测子宫情况,警惕妊娠相关并发症,如胎盘植入等,分娩时需根据具体病情由产科医生综合评估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