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首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需保证患儿充足休息、调整室内温度湿度并定期通风、提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及鼓励饮水,发热超三十八点五度且患儿不适时遵医嘱用适宜儿童退热药物,鼻塞流涕用生理性海盐水滴鼻,婴幼儿感冒要格外谨慎,非药物干预可适当调整体位,药物严格遵医嘱且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一、非药物干预为主的基础处理
小儿感冒时,首先应注重非药物干预。一是保证休息,让患儿充足睡眠,减少体力消耗,利于身体恢复。二是调整环境,室内温度维持在22~25℃、湿度保持50%~60%,并定期通风,为患儿营造舒适的休养环境。三是饮食护理,提供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米粥、新鲜果蔬等,同时鼓励患儿适量饮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二、症状针对性处理
1.发热处理:若小儿感冒出现发热症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辅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当体温超过38.5℃且患儿出现不适时,可遵医嘱选用适宜儿童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但需严格遵循药品适用年龄及禁忌等相关要求。
2.鼻塞流涕处理:对于鼻塞流涕症状,可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滴鼻,借助其湿润鼻腔、稀释分泌物的作用来缓解鼻塞,但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损伤儿童鼻腔黏膜。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因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在感冒处理中需格外谨慎。非药物干预方面,婴儿鼻塞时可适当调整体位,如将头部垫高少许来改善呼吸状况。药物使用上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因为低龄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与成人不同,错误用药可能引发不良后果。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幼儿感冒后的病情变化,如体温波动、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若出现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迹象,需及时带患儿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