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主要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其传播途径有性传播(男性可带虫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女性)和间接传播(接触被污染物品如公共浴池用具等),易感因素包括阴道酸碱度改变(正常弱酸性环境不适滴虫生长,pH升高易致其繁殖)、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用免疫抑制剂或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发病)、妊娠与哺乳期(激素变化等致局部环境改变或免疫力降低增加发病几率)。
一、病原体因素
滴虫性阴道炎主要由阴道毛滴虫引起,阴道毛滴虫是一种厌氧的寄生原虫,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其具有活跃的运动能力,可通过鞭毛摆动在阴道内移动。
二、传播途径因素
(一)性传播
阴道毛滴虫可寄生于男性的尿道、前列腺等部位,男性感染后常无症状,但可作为传染源通过无保护的性行为将滴虫传播给女性,这是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
(二)间接传播
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例如使用公共浴池的浴盆、浴巾、坐式便器,或者共用被滴虫污染的衣物、毛巾等,都有可能感染阴道毛滴虫。
三、易感因素
(一)阴道酸碱度改变
正常阴道内环境呈弱酸性(pH3.8~4.4),这种环境不利于滴虫生长。当阴道pH值升高,接近中性(pH5.0~6.0)时,滴虫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如月经后阴道pH值升高,此时妇女感染滴虫性阴道炎的风险增加。
(二)机体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或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其阴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阴道内环境易发生改变,更易受到阴道毛滴虫的侵袭而发病。
(三)妊娠与哺乳期影响
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且机体免疫力可能相对降低,哺乳期妇女身体处于特殊生理阶段,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