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主要诱因,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必要因素,性行为(过早性行为、多个性伴侣)、分娩(多次分娩)、免疫功能低下、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均影响宫颈癌发生风险,如免疫低下易致HPV持续感染,吸烟增风险,长期口服避孕药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性行为及分娩相关因素影响
性行为:过早开始性行为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女性在青春期前,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致癌因素的抵抗力较弱,此时发生性行为,感染HPV的概率会增加。多个性伴侣也是高危因素,性伴侣越多,感染高危型HPV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不同性伴侣可能携带不同型别的HPV,增加了感染多种高危型HPV的风险。
分娩:多次分娩会使女性宫颈受到多次损伤和刺激,从而增加了HPV感染的机会以及宫颈细胞发生恶变的风险。此外,分娩过程中宫颈的撕裂等损伤,也为HPV感染和病毒持续存在创造了条件。
免疫功能低下
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机体对HPV的清除能力下降,使得HPV更容易持续感染宫颈细胞,进而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感染HPV后发生宫颈癌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群。
其他因素
吸烟:吸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对HPV感染的清除能力。同时,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直接作用于宫颈细胞,损伤细胞的DNA,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宫颈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3倍。
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服用5年以上)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长期口服避孕药影响机体的激素水平,进而影响宫颈细胞的代谢等有关,但这一关联的具体生物学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