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肺炎常见影像学表现包括侵袭性肺曲霉病早期呈胸膜下密度增高结节实变影伴晕轮征、进展期现空气新月征,肺孢子菌肺炎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等;不同人群中免疫功能正常者表现相对典型但发展慢,免疫抑制者变化迅速范围广且特征出现早,儿科人群可能不典型需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一、真菌肺炎常见影像学表现
(一)侵袭性肺曲霉病影像学特征
1.早期表现:胸部CT可见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病灶周围数天内可出现晕轮征,即结节或肿块周围环绕磨玻璃样密度影,这是由于病灶周围肺组织出血、水肿所致。
2.进展期表现:病情进展时,病灶中央可出现坏死,形成空气新月征,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内出现新月形气体密度影,此为曲霉感染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二)肺孢子菌肺炎影像学特征
胸部CT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磨玻璃影较为常见,可伴有网格状影、实变影等,病变多从肺门周围开始向肺野外周扩展,双侧病变常不对称,但也可呈对称性分布。
二、不同人群真菌肺炎影像学差异
(一)免疫功能正常人群
免疫功能正常者患真菌肺炎时,影像学表现相对较典型,但病情发展相对缓慢,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肺部局部的炎症浸润影,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特征性改变。
(二)免疫抑制人群
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艾滋病患者等,发生真菌肺炎时影像学变化更为迅速,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病灶的显著变化,且病变范围可能更广,晕轮征、空气新月征等特征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需要密切监测影像学变化以早期诊断和治疗。
(三)儿科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患真菌肺炎时,影像学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结合病史(如是否有长期住院、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可能出现肺部炎症影不典型、进展较快等特点,临床医生需高度重视,及时完善相关真菌学检测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