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真菌感染的发生与自身菌群失调、局部环境改变、性生活因素及免疫力低下等多种因素相关。自身菌群失调时,长期用广谱抗生素或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会致真菌感染;局部环境改变包括pH值变化(如频繁阴道灌洗)和潮湿环境(如不及时换卫生用品等)利于真菌生长;性生活中男性病原体传染及不注意卫生会增加感染风险;免疫力低下时,患某些疾病、用免疫抑制剂或孕期女性易发生妇科真菌感染。
一、自身菌群失调
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它们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可能引发真菌感染。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有益菌的生长,从而使念珠菌等真菌相对增殖,导致感染发生。一些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也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增加了妇科真菌感染的风险。
二、局部环境改变
1.pH值变化:正常阴道的pH值一般维持在3.8-4.4之间,这种酸性环境有助于抑制真菌等病原体的过度生长。而当局部环境的pH值发生改变时,比如频繁阴道灌洗,会破坏阴道原有的酸性环境,使pH值升高,为真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2.潮湿环境:女性外阴部位如果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如不及时更换卫生用品、长时间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等,会使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真菌的滋生繁殖,增加妇科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三、性生活因素
性生活可能会导致阴道内环境的改变,例如男性携带的某些真菌病原体可能会传染给女性,从而引发妇科真菌感染。此外,不注意性生活卫生,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四、免疫力低下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身体对真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妇科真菌感染。另外,孕期女性由于身体的免疫状态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也相对更容易出现妇科真菌感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