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类传播,有高热等急性期表现且分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依据流行病学等及血清学脑脊液检查诊断,预防靠接种疫苗和防蚊灭蚊,儿童为高发人群需重视接种防蚊,老年人需加强防蚊出现类似症状尽早就诊。
一、定义与病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具有嗜神经性。
二、传播途径
蚊类是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三带喙库蚊为我国乙脑主要传播媒介,通过蚊虫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类,感染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再经叮咬传播给人。
三、临床表现
1.急性期表现:患者多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惊厥或抽搐、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等),重症患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2.病程分期:分为初期(病初1~3天,有高热、头痛、呕吐等)、极期(病第4~10天,上述症状加重,出现惊厥、呼吸衰竭等)、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症状好转)和后遗症期(患病6个月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如痴呆、失语等)。
四、诊断依据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如流行季节、蚊虫叮咬史等)、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其中血清学检测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等改变。
五、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是预防乙脑的关键,儿童等重点人群应按免疫程序规范接种。
2.防蚊灭蚊: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用品,减少蚊虫叮咬机会,尤其在乙脑流行季节(多为夏秋季)需重点防护。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为乙脑高发人群,需重视疫苗接种,家长应按时带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并做好日常防蚊,若儿童出现高热、精神差等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需加强防蚊措施,一旦出现发热、头痛等类似乙脑早期症状,应尽早就诊,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