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患者一般发病后约五天多数基本失去传染性但有个体差异,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有基础病史人群因自身状况病毒排出及失去传染性时间可能延长需更长时间做好隔离防护。
一、乙流患者一般失去传染性的时间范围
乙型流感(乙流)患者通常在症状出现后的约5天内具有较强传染性,一般发病后5天左右多数患者传染性逐渐降低,至发病5天后多数情况下已基本失去传染性,但这存在个体差异。例如,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乙流患者,发病后5天内病毒排出量较多,传染性较强,而发病5天后病毒排出量显著减少,传染性明显减弱。
二、特殊人群失去传染性时间的特点
(一)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像恶性肿瘤、艾滋病等)、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乙流患者,其机体免疫清除病毒的能力较弱,病毒shedding(病毒排出)时间可能延长,失去传染性的时间会超过常规的5天,需要更长时间做好隔离防护措施,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这是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时,机体清除体内乙流病毒的效率降低,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并排出的时间相应延长。
(二)儿童人群
儿童感染乙流后,若自身免疫状况良好,一般也是发病后5天左右传染性逐步降低;但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来说病毒排出时间可能会稍长些,不过总体也是在发病后一定时间内传染性逐渐减弱。例如,有研究显示,多数健康儿童乙流患者发病5天后传染性已明显降低,但部分免疫力相对更弱的婴幼儿,可能需要到发病7天左右传染性才显著减弱。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对于本身有基础病史的乙流患者,比如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其基础病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整体状态,导致病毒排出及失去传染性的时间较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更长。这是因为基础病史会不同程度地削弱机体对乙流病毒的应对能力,使得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和排出的时间延长,所以这类人群需要更严格遵循隔离等防控要求,延长防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