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后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呼吸道症状常见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儿童感染时胃肠道症状更明显且可能精神萎靡,老年人易并发肺炎需严密监测病情,孕妇感染需及时就医,慢性病患者应积极做好流感防控措施。
一、全身症状
流感病毒感染后常见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多数患者起病急骤,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部分患者伴有寒战,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入侵的应激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后引发产热增加;还会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以四肢、腰背等部位较为明显,主要是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反应,释放的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同时常伴有乏力感,是因为机体在对抗病毒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使患者感觉体力不支;部分患者还会有头痛症状,与发热导致脑血管扩张、全身代谢加快等因素相关。
二、呼吸道症状
感染流感病毒后呼吸道症状较为突出,咳嗽是常见表现,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色黏痰,是呼吸道黏膜受病毒刺激后产生的防御性反射;咽痛也较为多见,咽部黏膜因病毒感染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咽部疼痛不适;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是鼻腔黏膜受到病毒侵袭后发生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所致。
三、儿童特殊表现
儿童感染流感病毒时,除了上述成人常见症状外,胃肠道症状相对更明显,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这与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不同于成人有关;部分儿童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的情况,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等变化。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所以需要更加严密地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可能对自身健康及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早产、流产等风险,因此需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处理;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感染流感后病情可能加重,诱发基础疾病恶化,所以这类人群应积极做好流感防控措施,如接种流感疫苗等,以降低基础疾病恶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