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38度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表现但非特有,普通感冒、流感、细菌感染等也可引发,新冠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与病原学检测,儿童发热38度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等,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疾病加重表现,有基础疾病者要警惕基础疾病因感染加重并加强监测及时就医。
一、发烧38度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表现但非特有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达到38℃左右,但发热并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异性表现,普通感冒、流感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多种疾病也可引发体温升至38℃左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常伴随干咳、乏力、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可见于其他呼吸道疾病。
二、其他可导致发烧38度的常见疾病
1.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除发热外,常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病情一般呈自限性,病程相对较短。
2.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发热症状往往较明显,可伴有高热(部分可达39℃以上)、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重。
3.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除发热外,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可呈脓性痰)、胸痛等症状;泌尿系统细菌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等表现。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需结合多方面因素
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能仅依据体温,还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如近期是否有疫区旅居史、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等)、病原学检测(如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核酸检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若核酸检测呈阳性,则可明确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发热38℃时,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有无呼吸急促等表现,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若出现精神萎靡、呼吸频率增快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发热38℃时需关注是否伴有基础疾病加重的表现,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应及时就医评估。
3.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出现发热38℃,需警惕基础疾病因感染加重,应加强病情监测,必要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