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症状因个体脑损伤部位、程度及类型不同有差异,不同年龄表现有特点,运动症状含不同类型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非运动症状包括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行为异常,有高危因素儿童需密切关注其运动及神经发育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
一、运动症状
1.肌张力异常:脑瘫患儿常存在肌张力异常,其中痉挛型脑瘫较为常见,表现为肌肉僵硬、肌张力增高,可出现肢体活动受限;手足徐动型脑瘫则以不自主、无目的的缓慢运动为特征,肢体可出现扭曲样动作。
2.姿势异常:由于肌张力异常及运动发育障碍,患儿常呈现异常姿势,如痉挛型脑瘫患儿可能出现头后仰、下肢交叉(剪刀步态)等姿势;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可表现为肢体怪异姿势,难以保持正常体位。
3.运动发育落后:相较于正常儿童,脑瘫患儿运动发育明显滞后,例如3个月时不能抬头、6个月时不能独坐、12个月时不能独立行走等,且运动发育的里程碑明显晚于同龄儿。
二、非运动症状
1.智力障碍:约2/3的脑瘫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表现为认知、学习、语言等能力较正常儿童落后,严重者可出现重度智力障碍。
2.语言障碍:多数脑瘫患儿存在语言障碍,可表现为发音不清、失语、语言表达困难等,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
3.癫痫:约1/3的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发作,发作形式多样,如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等,癫痫的发生与脑损伤的部位及程度相关。
4.感知觉障碍:部分患儿存在感知觉异常,包括视力障碍(如斜视、弱视等)、听力减退、触觉迟钝等,影响其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适应。
5.行为异常:患儿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如孤僻、任性、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部分患儿还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表现。
脑瘫的症状表现因个体脑损伤的部位、程度及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也有特点,例如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等,随着年龄增长,姿势异常及非运动症状可能逐渐凸显。对于有高危因素(如早产、新生儿窒息等)的儿童,需密切关注其运动及神经发育情况,以便早期发现脑瘫相关症状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