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凭借表面特定黏附蛋白黏附宿主上皮细胞致致病起始,可产生过氧化氢等毒性物质损伤细胞引发炎症,感染后免疫反应可致组织损伤,儿童更易现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等,老年人病情迁延且并发基础疾病风险增,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易引发盆腔炎等,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可引发附睾炎等。
一、黏附机制介导的致病力
支原体凭借表面特定黏附蛋白(如肺炎支原体的P1蛋白等)黏附于宿主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表面,破坏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干扰细胞正常功能,此为致病起始环节。例如肺炎支原体通过P1蛋白等黏附蛋白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造成上皮细胞损伤,影响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
二、毒性物质相关致病力
支原体可产生过氧化氢、超氧化阴离子等毒性物质,这些物质会损伤宿主细胞,引发炎症反应。以肺炎支原体为例,其产生的过氧化氢等可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加剧局部炎症程度,进而影响呼吸功能。
三、免疫反应相关致病力
支原体感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当机体对支原体产生免疫应答时,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免疫机制可能引起肺外病变,如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发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肺外并发症;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异常免疫反应也可能导致生殖系统组织损伤,如女性盆腔炎、男性附睾炎等。
四、不同人群致病力差异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支原体感染后更易出现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如支原体肺炎,且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因免疫调控能力弱,致病力作用下更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支原体感染后致病力可能表现为病情迁延不愈,机体清除支原体能力减弱,易反复出现呼吸道症状,且并发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风险增加,感染对其健康影响更严重。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时,女性因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点,感染后更易引发盆腔炎等,致病力可能导致盆腔组织炎症损伤,影响生殖健康,长期感染还可能增加不孕等风险。
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引发附睾炎等,致病力作用下会导致附睾组织炎症、肿胀,影响生育相关功能,且可能通过性传播进一步扩散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