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建议每年秋冬季节前接种可显著降低风险,个人要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及正确遮挡咳嗽喷嚏,环境需保持通风良好并定期对常接触物品消毒,儿童需培养卫生习惯、家长督促防护,老人孕妇等高危人群要减少去密集场所,发病后应居家休息,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一、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每年秋冬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通常可持续6-8个月,且能减少流感相关的住院和死亡风险,尤其对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等高危人群更为重要。
二、个人卫生防护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可有效清除手部的流感病毒等病原体。
2.避免接触传播: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因为病毒可通过这些部位侵入人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无纸巾时用肘部衣袖遮盖,防止飞沫传播。
三、环境防控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每日定期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以降低室内病毒浓度。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桌椅、门把手、手机、遥控器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等进行擦拭消毒。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应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家长需督促其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符合儿童尺寸),避免带儿童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不佳的场所,若出现流感样症状需及时居家休息并就医。
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这类人群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更应做好防护,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必须前往需规范佩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尽早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应处理。
高危人群:除上述措施外,还可在流感高发季节前强化防护,如增加室内消毒频次等,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五、发病后的应对
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肌肉酸痛、头痛等),应居家休息,避免带病工作或上学,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若症状加重或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需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