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后及时正确处理创面是减疤关键,硅酮类制剂为抗疤常用药需长期使用,点阵激光可改善疤痕且分非剥脱性和剥脱性需据情况选参数并多次治疗,压力治疗适用于增生性疤痕需长期坚持佩戴,严重疤痕可考虑手术但术后需配合抗疤措施,儿童处理优先非侵入温和方法用儿童适用硅酮药、激光选合适参数,老年人需关注皮肤营养支持、药物选考虑肝肾功能并观察皮肤反应。
一、早期干预
烧烫伤后及时正确处理创面是减少疤痕形成的关键。首先需迅速脱离致伤源,用流动清水冲洗创面15~30分钟以降温、减轻损伤,同时保持创面清洁无菌,避免感染,促进创面生理性愈合,如浅度烧烫伤可在清创后遵医嘱外用促进愈合的药物(如湿性烧伤膏等),以降低疤痕形成风险。
二、药物治疗
硅酮类制剂是抗烧烫伤疤痕的常用药物,多项研究证实其有效性。硅酮凝胶或硅酮敷料可通过持续释放水分,软化疤痕组织、减轻红肿及肥厚程度,一般需长期使用,每日多次涂抹或佩戴敷料。
三、激光治疗
点阵激光是改善烧烫伤疤痕的有效手段。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可刺激胶原蛋白再生与重组,改善疤痕外观;剥脱性点阵激光对较严重疤痕可能更有效,但需根据疤痕具体情况(如严重程度、部位等)选择合适参数。治疗需多次进行,间隔时间通常为1~3个月。
四、压力治疗
适用于增生性疤痕,通过持续施加压力限制疤痕组织增生。常用弹力套等,需长期坚持佩戴,一般建议每天佩戴20小时以上,可配合硅酮类药物增强效果,但佩戴时需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五、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影响功能或外观的烧烫伤疤痕,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术后需配合其他抗疤痕措施(如早期应用硅酮类药物、激光等)预防疤痕复发。手术属于有创操作,需谨慎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及疤痕具体情况后选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皮肤娇嫩且愈合能力较强,但疤痕增生风险可能更高。处理时优先选择非侵入性、温和的方法,如早期使用儿童适用剂型的硅酮类药物,激光治疗需选用合适参数,避免过度损伤儿童皮肤。
老年人:愈合能力下降,皮肤营养状况可能较差。疤痕处理时需关注皮肤营养支持,药物选择需考虑肝肾功能,优先使用相对安全的抗疤痕药物,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皮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