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分为非特异性、霉菌性、滴虫性、婴幼儿外阴炎,非特异性表现为外阴皮肤黏膜瘙痒疼痛灼热活动等时加重局部充血肿胀严重可成溃疡湿疹,霉菌性主要是外阴剧烈瘙痒灼痛白带白色稠厚豆腐渣样伴红斑水肿搔抓痕,滴虫性外阴瘙痒明显白带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伴灼热感性交痛等阴道黏膜充血有散在出血点,婴幼儿常哭闹不安搔抓外阴局部红肿皮肤破溃严重累及尿道口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治疗包括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穿棉质宽松内裤避免搔抓暂停性生活治基础病等一般治疗及按病因用抗真菌药甲硝唑抗生素软膏等药物治疗孕妇婴幼儿用药需谨慎。
一、外阴炎的症状
1.非特异性外阴炎:外阴皮肤黏膜出现瘙痒、疼痛、灼热感,活动、性交、排尿及排便时症状加重,局部可见充血、肿胀,严重时可形成溃疡或湿疹,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类似,但婴幼儿因皮肤娇嫩可能更易出现皮肤破溃等情况。
2.霉菌性外阴炎:主要表现为外阴剧烈瘙痒、灼痛,白带增多且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检查可见外阴红斑、水肿,常伴有搔抓痕迹,孕妇等特殊人群因阴道酸碱度改变等因素易患此类型。
3.滴虫性外阴炎:外阴瘙痒明显,白带稀薄脓性、泡沫状且有异味,可伴有外阴灼热感、性交痛等,阴道黏膜充血,可见散在出血点,性活跃期女性相对高发。
4.婴幼儿外阴炎:患儿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搔抓外阴,局部可见外阴红肿、皮肤破溃,严重时可累及尿道口、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多因卫生习惯不佳、穿开裆裤等导致。
二、外阴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减少对外阴的摩擦;避免搔抓外阴,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暂停性生活,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消除诱因。婴幼儿外阴炎需特别注意家长护理时的卫生操作,保持外阴清洁,更换尿布要及时、清洁。
2.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针对性用药,若为霉菌性外阴炎,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滴虫性外阴炎选用甲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非特异性外阴炎可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等。孕妇患外阴炎时,需谨慎选择药物,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婴幼儿外阴炎在局部清洁基础上,必要时针对病原体给予相应药物治疗,避免自行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