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毛囊炎是发生于阴茎部位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且阴茎局部皮肤毛囊及周围皮肤屏障因搔抓等受损时易发病,临床表现为阴茎部位出现红色丘疹渐成脓疱伴疼痛瘙痒等,诊断依据典型症状和体格检查,治疗以局部清洁抗感染为主,预防需保持阴茎局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避免搔抓及控制基础疾病等。
一、定义
阴茎毛囊炎是发生于阴茎部位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毛囊引起。
二、病因
1.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此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也可引发。当阴茎局部皮肤的毛囊及周围皮肤屏障因搔抓、摩擦、不注意清洁等因素受损时,细菌易侵入并繁殖,导致炎症发生。例如,长期不更换内裤、局部卫生状况差的人群,阴茎毛囊炎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早期表现为阴茎部位出现单个或多个红色丘疹,随后丘疹逐渐肿大,形成脓疱,脓疱周围皮肤发红。病变部位常伴有疼痛或瘙痒感,若脓疱破溃,可排出脓液,之后逐渐结痂愈合。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多个毛囊炎损害,病情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局部红肿加重、疼痛加剧等表现。
四、诊断
主要依据患者阴茎部位的典型症状,如出现上述红色丘疹、脓疱等表现,结合医生的体格检查即可初步诊断。一般无需复杂的辅助检查,若需鉴别其他疾病,可能会进行局部细菌培养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原体类型。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原则:以局部清洁、抗感染为主。应保持阴茎部位清洁干燥,可使用温水清洗局部。对于症状较轻者,可外用抗生素类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使用指导)。若病情较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
2.预防措施:日常要注意保持阴茎局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内裤,避免局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同时,应避免搔抓阴茎部位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阴茎毛囊炎的发生风险。特殊人群如儿童,要特别注意保持其阴茎部位的清洁,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因卫生问题导致阴茎毛囊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