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指体温处于37.3℃至38℃区间且持续不消退,需排查感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可通过保证休息、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进行非药物干预,儿童优先温和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关注基础病,若低烧持续超三天未退或伴其他不适需尽快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一、明确低烧界定
低烧指体温处于37.3℃~38℃区间且持续不消退的状况。
二、排查潜在诱因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病毒、EB病毒等引发的感染,常伴随流涕、咽痛等症状,可通过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等初步判断;2.细菌感染:像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导致的感染,可能出现局部化脓性表现等,需结合C反应蛋白等指标辅助排查。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除低烧外可能有关节肿胀、疼痛等表现,需检测自身抗体等明确;2.肿瘤性疾病:某些实体肿瘤或血液系统肿瘤可能引起低烧,需借助影像学(如CT、MRI)及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排查。
三、非药物干预举措
1.保证休息:让身体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利于机体调动自身免疫机制应对潜在病因;2.补充水分:多饮用温开水,防止因体温上升导致脱水,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3.物理降温:采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帮助散热,但要注意儿童物理降温时水温不宜过低,且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
四、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儿童:优先选择温和物理降温方式,如温水擦拭,密切观察精神状态、饮食等情况,若低烧持续不褪需及时就医,避免随意使用成人退烧药;2.孕妇: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小的处理手段,如物理降温等,必要时就医由医生评估病因并制定安全诊疗方案;3.老年人:因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基础疾病可能较多,低烧时需关注基础疾病状况,及时排查病因,且要密切监测体温及身体其他不适表现,以防病情变化未被及时察觉。
五、及时就医情形
若低烧持续超过3天仍未消退,或伴随咳嗽、咳痰、胸痛、头痛、关节痛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进而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