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定义为宫颈鳞状上皮全层被异型细胞占据未突破基底膜且累及腺体具核大深染等特征,临床表现多数无症状部分有阴道异常流血等非特异表现,诊断靠宫颈活检及锥切术,治疗分有生育需求者的宫颈锥切术和无需求等的全子宫切除术,预后及时规范治疗较好,随访需定期行妇科等检查,特殊人群年轻患者要评估生育需求等,老年患者综合评估手术方式等,有基础病患者要控制基础病稳定。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
子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严重形式,表现为宫颈鳞状上皮全层被异型细胞占据(未突破基底膜),且异型细胞累及宫颈腺体。显微镜下可见癌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深染、核质比增大等特征,腺体受累时腺体内亦存在类似异型细胞。
二、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阴道异常流血(如性交后出血、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但这些表现无特异性,需结合辅助检查鉴别。
三、诊断方法
1.宫颈活检:通过在宫颈可疑部位取组织行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可发现鳞状上皮全层异型及腺体受累情况。
2.宫颈锥切术:对于活检高度怀疑但结果不明确者,可行宫颈锥切术,既有助于明确诊断,部分情况下也是治疗手段。
四、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
宫颈锥切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切除病变组织同时尽量保留宫颈功能。
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年龄较大或病变范围较广者,彻底切除子宫及相关组织。
五、预后与随访
1.预后:及时规范治疗预后较好,若能早期发现并处理,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2.随访:治疗后需定期行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一般治疗后前2年每3-6个月复查1次,之后可每年复查,监测疾病复发及宫颈健康状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年轻患者:需充分评估生育需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需关注生育功能保护,术后密切随访以监测宫颈恢复及妊娠相关情况。
老年患者: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关注术后恢复及可能出现的更年期相关问题,加强营养支持与心理关怀。
有基础病史患者: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在治疗前后控制基础病稳定,手术及术后恢复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基础病指标,确保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