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脑炎由新型隐球菌等常见真菌经血行播散或颅脑外伤后直接侵入等途径引起,患者有发热头痛呕吐等表现伴脑膜刺激征等,可通过脑脊液检查发现真菌成分及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主要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儿童需尽早检查治疗并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影响,老年人用抗真菌药要评估肝肾功能,免疫抑制人群治疗难需综合多方面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定义与病因
真菌性脑炎是由真菌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致病真菌包括新型隐球菌、曲霉菌等。其感染途径主要为血行播散,即真菌通过肺部等原发感染灶经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此外,也可通过直接侵入(如颅脑外伤后真菌直接侵入颅内)等方式致病。
二、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可伴有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等)。病情进展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表现。不同致病真菌引起的脑炎在临床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需结合具体病原体进一步鉴别。
三、诊断方法
1.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查发现真菌成分(如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阳性等)是重要诊断依据,同时可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等检查辅助判断炎症情况。
2.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异常病灶,帮助了解病变范围等情况。
四、治疗原则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致病真菌的种类选择相应的抗真菌药物,如新型隐球菌感染常选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等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真菌性脑炎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尽早进行脑脊液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开始抗真菌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关注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谨慎选择药物及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肝肾功能,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充分评估肝肾功能,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根据情况调整用药。
免疫抑制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免疫抑制人群,真菌性脑炎的治疗难度较大,除抗真菌治疗外,还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改善免疫状态,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感染防控,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