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主要以鼻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相对较轻病程短多散发,血常规及病原学多为常见病原体;新冠肺炎症状多样有流行病学史核酸等检测可确诊且部分重症病程复杂,儿童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老年人重症风险高要关注呼吸等,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后易恶化需加强监测。
一、症状表现差异
1.普通感冒:主要以鼻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一般不发热或仅为低热,病程通常较短,多在1周左右缓解。
2.新冠肺炎:症状更为多样,除发热、干咳、乏力外,还可能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部分重症患者会进展为呼吸困难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表现,病程可能更长且病情变化更复杂。
二、流行病学史差异
1.普通感冒:多由常见的鼻病毒等普通病原体引起,通常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多为散发性发病。
2.新冠肺炎: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比如近期去过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参与过聚集性疫情等,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明确的传播关联背景。
三、实验室检查差异
1.普通感冒:血常规检查一般可见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病原学检测多为普通呼吸道病毒等常见病原体。
2.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是确诊的重要依据,血清学检查可见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胸部CT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四、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1.儿童:感染新冠肺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是否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表现,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一旦出现相关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测。
2.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后重症风险较高,需重点关注体温、呼吸状况等,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情况要尽快就医,因其基础疾病可能会因新冠感染而加重。
3.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感染新冠肺炎后病情可能更易恶化,需加强自身健康监测,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新冠感染后的预后和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