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螨过敏性哮喘是由尘螨过敏原引发的气道慢性炎症性哮喘,发病机制为过敏原接触启动免疫反应,再次接触致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引发气道反应,流行病学特点是哮喘患者中常见儿童青少年且与尘螨暴露相关,诊断要点有病史采集及过敏原检测,治疗与管理包括避免接触尘螨、药物治疗、特殊人群注意及长期管理。
一、定义
尘螨过敏性哮喘是由尘螨过敏原引发的气道慢性炎症性哮喘,尘螨是常见室内过敏原,多存活于家居环境的灰尘、床垫、地毯等部位,当人体接触尘螨过敏原后,气道出现过敏反应进而诱发哮喘。
二、发病机制
1.过敏原接触与免疫反应启动:尘螨过敏原进入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特异性IgE抗体,该抗体结合于肥大细胞等表面。
2.炎症介质释放与气道反应:当再次接触尘螨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气道黏膜水肿,最终导致哮喘症状出现,如喘息、咳嗽、气短、胸闷等。
三、流行病学特点
在哮喘患者中,尘螨过敏较为常见,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相对较多,与生活环境中尘螨暴露程度相关,居住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等易致尘螨滋生,增加发病风险。
四、诊断要点
1.病史采集:关注患者是否有接触尘螨后哮喘症状发作的情况,如接触尘螨相关环境(如整理床垫、清扫灰尘等)后出现喘息等症状。
2.过敏原检测: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若检测出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可辅助诊断。
五、治疗与管理
1.避免接触尘螨:为基础措施,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使用防尘螨的床垫、被套等,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以减少尘螨暴露。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气道炎症。
支气管舒张剂:像沙丁胺醇等,能缓解气道痉挛。
白三烯调节剂:也可用于该病治疗。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可能不适合的药物。
老年患者: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结合其合并的基础疾病选择治疗药物。
女性患者:孕期等特殊时期使用药物需谨慎评估利弊,遵循医生建议。
4.长期管理:需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