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真菌感染疙瘩属手癣范畴由皮肤癣菌等真菌引起,病因包括接触污染物品、手部潮湿、自身免疫力低下等,症状有手部红斑丘疹水疱脱屑伴不同程度瘙痒可单侧双侧发病,水疱破裂可继发细菌感染,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来区分其他手部皮肤病,治疗主要是外用抗真菌药物需坚持用至症状消失后1-2周,儿童选温和刺激性小制剂成人监护,老年人用温和剂型并观察皮肤反应,预防要保持手部清洁干燥不共用物品、控制基础疾病、从事水工作者工作后擦干或戴防水手套防护。
一、定义与病因
手上真菌感染疙瘩多由皮肤癣菌等真菌引起,属于手癣范畴。其病因主要包括: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浴室、游泳池的地面、毛巾等)、手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自身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
二、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手部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常伴不同程度瘙痒,病情进展可出现皮肤增厚、皲裂。症状可单侧或双侧手部发病,水疱破裂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炎症反应。
三、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医生会通过真菌镜检(刮取病变部位皮屑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真菌菌丝)或真菌培养(明确致病真菌种类)来确诊,以区分其他手部皮肤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四、治疗原则
(一)外用抗真菌药物
是手癣的主要治疗方式,常用药物有克霉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需坚持用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2周,以防复发。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优先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外用抗真菌制剂,使用时避免涂抹于口腔等黏膜部位,且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防止误食。
老年人:因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用药时应选择温和剂型,如乳膏而非酊剂,用药后注意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红肿、瘙痒加剧等不适需及时就医。
五、预防措施
(一)日常防护
保持手部清洁干燥,洗手后及时擦干水分,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尽量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套等个人物品;避免接触可能被真菌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泳池、浴室的地面等。
(二)基础疾病管理
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病情,因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繁殖,控制血糖可降低手癣复发风险。
(三)生活方式调整
从事需长时间接触水工作的人群,工作后应尽快擦干手部,必要时可佩戴防水手套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