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低烧需结合流行病学史、检测及综合检查鉴别,儿童长期低烧要密切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老年人长期低烧需全面评估基础疾病等,孕妇长期低烧要谨慎选检查治疗,非新冠感染导致长期低烧有病毒、细菌感染及自身免疫病、甲亢等通过相应检测明确。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低烧5天的可能性及相关判别要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出现低烧表现,但并非唯一导致持续低烧5天的原因。其一,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若近14天内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曾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疫情暴发地区,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相对升高;其二,需通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明确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此为明确是否新冠感染的关键检测手段;其三,还需结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CT等检查综合分析,如新冠感染时血常规可能呈现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CT可见磨玻璃影等表现,但其他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引发长期低烧,需注意鉴别。
二、特殊人群长期低烧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出现长期低烧时需密切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皮疹等其他伴随症状,因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避免延误诊治。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长期低烧可能由多种因素叠加导致,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包括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其他感染迹象等,以便精准查找低烧诱因。
孕妇:孕妇出现长期低烧时,需谨慎选择检查项目及治疗方案,充分权衡检查或治疗对胎儿的影响,在保障孕妇健康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三、非新冠感染导致长期低烧的常见情况
病毒感染:除新冠病毒外,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感染也可出现长期低烧,此类感染通过相应病毒的特异性检测可辅助明确病因。
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引起的感染,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胸部CT等检查可发现相应感染病灶特征以助诊断。
非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因机体免疫紊乱出现长期低烧,常伴有自身抗体异常等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也可引发低烧,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