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有运动功能相关症状表现为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是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且保护性反射减弱,还伴随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发作、视力听力障碍等,婴儿期有哺乳困难等情况,幼儿期运动姿势及语言等异常更显著。
一、运动功能相关症状
1.运动发育落后:脑瘫患儿在大运动(如抬头、坐、爬、站、走)及精细运动(如抓握物品)方面的发育明显迟缓,较同龄正常儿童达到相应运动里程碑的时间推迟。例如,正常婴儿3-4个月能抬头,而脑瘫婴儿可能4个月后仍不能较好抬头。
2.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使肢体呈现僵硬状态,如四肢伸展困难、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等;也可出现肌张力减低,导致肢体松软无力,运动时缺乏正常的肌肉张力支撑。
3.姿势异常:常见异常姿势包括尖足(踮脚走路)、剪刀步(行走时双下肢交叉如剪刀状)、四肢扭曲、身体前倾或后倾等异常的坐姿、站姿或肢体摆放姿势。
二、反射异常表现
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会出现延迟消失的情况,而正常儿童这些原始反射在一定月龄后会逐渐消失;同时保护性反射(如平衡反射等)可能减弱或不出现,导致患儿在运动时难以维持身体平衡。
三、伴随的其他系统症状
1.智力障碍:约2/3的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表现为认知、学习、理解等能力较正常儿童落后,如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
2.语言障碍:多数患儿存在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时间晚,发音不清,严重者可能完全不能说话,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构音障碍等问题。
3.癫痫发作:部分脑瘫患儿会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突然的肢体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等症状,癫痫发作的频率和表现形式因个体而异。
4.视力障碍:可出现斜视、弱视等视力问题,影响患儿对外部视觉信息的获取,进而可能影响其运动和认知发展。
5.听力障碍:有部分患儿存在听力减退的情况,导致对声音的感知和反应异常,可能影响语言交流等能力的发展。
四、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差异
婴儿期:可能表现为哺乳困难,如吸吮无力、拒乳;哭声弱或异常哭闹;肢体活动较少且动作僵硬或松软等。
幼儿期:运动姿势异常更加明显,如行走姿势异常、手部精细动作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同时可能出现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的明显落后于正常幼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