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能性荨麻疹是因运动、受热等致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使乙酰胆碱作用肥大细胞引发的皮肤疾病,发病时体温升高刺激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对其过敏者肥大细胞释介质致皮肤现细小极痒风团等表现且可伴全身症状,好发青年,依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需避免诱因、用抗组胺药,预防要保持身体凉爽等,儿童发病需防搔抓且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妊娠期女性用药需权衡对胎儿影响优先非药物措施,老年人用药需遵医嘱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一、定义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特殊类型,由运动、受热、精神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等因素使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引发的皮肤疾病。
二、发病机制
当人体出现运动、受热、精神紧张等情况时,体温升高刺激大脑体温调节中枢,促使胆碱能神经兴奋并释放乙酰胆碱。对于对乙酰胆碱过敏的人群,肥大细胞受乙酰胆碱刺激后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表现为细小且极痒的风团,直径约1-3毫米,周围有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风团互不融合。一般在运动后、受热后数分钟内出现,持续30-60分钟。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流泪、流涎等全身症状。
四、好发人群
多见于青年群体,因青年时期代谢旺盛,体温调节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运动、受热、情绪激动等情况易诱发发病。
五、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如运动、受热等诱发症状)及典型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一般无需特殊检查,必要时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等辅助判断是否对乙酰胆碱过敏。
六、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避免诱因: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受热、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摄入热饮及酒精等。
2.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组胺药缓解症状,如相关抗组胺药物等(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二)预防
注意保持身体凉爽,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减少热饮、酒精等摄入。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发病时需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因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用药需谨慎,优先采用避免诱因等非药物干预方法缓解症状。
2.妊娠期女性:发病时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采用避免诱因等非药物措施。
3.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