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原位癌是癌细胞局限于宫颈上皮内未突破基底膜的恶性病变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有接触性出血等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及宫颈活检诊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育龄女性需重视定期妇科筛查绝经后女性要关注阴道异常出血等表现有HPV感染史人群需加强监测并给予心理支持。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
子宫癌原位癌是癌细胞仅局限于子宫颈上皮内,未突破基底膜的恶性病变,属于子宫颈癌的极早期阶段。通过病理检查可见宫颈上皮全层被异型细胞取代,但基底膜保持完整,其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如HPV16、18型等长期感染可逐步引发细胞异型性改变进而发展为原位癌。
二、临床表现
多数子宫癌原位癌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非特异性表现,易被忽视,因此定期妇科筛查至关重要。
三、诊断方法
1.宫颈细胞学检查:常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可发现宫颈上皮内异常细胞,但需结合HPV检测进一步分流。
2.HPV检测:高危型HPV阳性提示有发生宫颈病变的潜在风险,原位癌患者多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状态。
3.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阴道镜下观察宫颈可疑病变部位,取组织行病理活检是确诊子宫癌原位癌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明确细胞异型程度及基底膜是否完整。
四、治疗方式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如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锥切、环形电切术等),通过切除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目的。对于无生育需求且病变范围较广的患者,也可考虑全子宫切除术,但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生育意愿及病变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术式。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需重视定期妇科筛查,尤其是有性生活后应常规进行TCT和HPV检测,以便早发现、早干预。若发现HPV持续感染,需密切随访阴道镜及病理情况。
绝经后女性:虽雌激素水平下降,但仍需关注阴道异常出血等表现,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因老年女性免疫力相对低下,HPV感染清除能力较弱,更易进展为癌前病变或癌。
有HPV感染史人群:需加强监测,严格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复查,必要时重复阴道镜及活检,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变进展。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