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继发于皮肤外伤等部位由局部感染灶抗原诱发免疫反应致皮肤炎症,皮疹多形性对称分布伴瘙痒疼痛等,依原发感染灶及皮疹表现诊断,治疗要处理原发灶、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制剂及对症治疗,儿童用温和低刺激制剂且密切观察,孕妇用药谨慎选影响小的,老年患者用药安全需温和并加强皮肤护理。
一、定义与病因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是继发于皮肤外伤、溃疡、窦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腹腔造瘘等部位的湿疹样皮炎,由局部细菌感染产生的分泌物、组织分解产物等作为致敏原,引发周围皮肤的自身敏感性炎症反应。其病因核心是局部感染灶释放的抗原物质诱发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改变。
二、临床表现
1.皮疹特征:原发感染病灶周围出现多形性皮疹,包括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皮疹常呈对称性分布,边界相对清晰。
2.伴随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加剧、渗出增多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因搔抓等导致皮疹扩散。
三、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原发感染病灶及周围皮肤的典型皮疹表现进行诊断。医生需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皮肤外伤、慢性感染病灶等情况,结合皮疹的多形性及分布特点综合判断,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学检查以明确局部感染情况。
四、治疗原则
1.处理原发感染灶:积极治疗导致本病的原发感染病灶,如清洁溃疡面、处理慢性中耳炎等,去除感染源是关键。
2.局部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制剂控制炎症与感染,例如可选用含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复方制剂,以减轻炎症反应并抑制细菌生长。
3.对症治疗:对于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但需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的安全性,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药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优先选择温和、低刺激的外用制剂,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如出现红肿加重、皮疹扩散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2.孕妇患者:孕妇用药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时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外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滥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减退,药物使用需更加注重安全性,外用药物选择应温和,同时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减少外界刺激对皮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