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表现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增高或减低)、姿势异常)、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出现异常病理反射)、约三分之二伴智力及认知障碍、多数有语言障碍、较多见视力障碍、部分有听力障碍、约三分之一合并癫痫发作。
一、运动功能障碍
1.运动发育落后:正常小儿在相应月龄有特定运动里程碑,如3个月俯卧位能抬头、4个月手能握持玩具等,脑瘫患儿常达不到对应月龄的运动发育水平,表现为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运动发育迟缓。例如,6个月仍不能稳稳抬头,1岁后还不能独自坐稳等。
2.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高:肢体表现为僵硬,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如上肢内收内旋、下肢交叉呈剪刀样等。
肌张力减低:肢体松软,活动时缺乏正常的肌肉张力支撑,如抱患儿时感觉肢体软弱无力,自主运动减少。
3.姿势异常:常见异常姿势有仰卧位时头后仰、下肢伸直,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到中线位,坐位时身体前倾、脊柱后凸或侧凸等,这些异常姿势与脑部病变导致的运动控制异常有关。
二、反射异常
1.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正常小儿的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握持反射等会在一定月龄消失,脑瘫患儿这些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例如握持反射4个月后仍不消失。
2.出现异常病理反射:如2岁后仍可引出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提示神经系统存在异常的运动传导通路改变。
三、智力及认知障碍
约2/3的脑瘫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落后于同龄儿童等,其智力障碍程度因脑部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而异。
四、语言障碍
多数脑瘫患儿存在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晚、发音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部分患儿可能伴有构音障碍,这与脑部病变影响语言中枢及相关肌肉的运动控制有关。
五、视力障碍
较多见,可出现斜视、弱视、视力减退等,例如患儿不能准确跟随物体移动视线,或双眼不能协调注视等,是由于脑部病变累及视觉中枢或相关神经通路所致。
六、听力障碍
部分脑瘫患儿存在听力障碍,表现为对声音反应不敏感、听力测试异常等,可能与脑部病变同时影响听觉中枢及相关结构有关。
七、癫痫发作
约1/3的脑瘫患儿合并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如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等,癫痫的发生与脑部异常放电有关,是脑瘫患儿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