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全身表现为轻热或无热但畏寒寒战、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有鼻塞流清稀涕、咳嗽声重咯清稀白痰,舌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浮紧,儿童怕冷突出需留意体温精神,老年人易迁延要防基础病加重,有基础病史者要防原病发作需关注呼吸心率等变化。
一、全身症状表现
1.发热情况:通常发热程度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发热,但怕冷(畏寒)症状较为突出,可伴有寒战,此为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机体正邪相争时的常见表现,因风寒为阴邪,易阻碍阳气,致阳气被郁而卫外失司出现明显怕冷感。
2.全身不适:患者常感周身酸痛、乏力,这是由于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影响气血运行,使经络气血不畅,肌肉失于濡养,从而引发全身不适及乏力表现。
二、呼吸道相关症状
1.鼻塞流涕:鼻塞症状较为明显,流涕多为清稀状鼻涕,这是因为风寒之邪犯肺,肺窍不利,鼻黏膜分泌亢进且津液清稀,导致出现鼻塞、流清涕现象。
2.咳嗽表现:咳嗽声重,咯痰多为清稀白色痰液,乃风寒之邪侵袭肺脏,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且寒邪凝滞津液使痰液清稀所致。
三、舌象脉象特点
1.舌象:舌质多表现为淡红,舌苔薄白,此为风寒感冒在舌象上的典型特征,淡红舌质反映机体正气未大伤,薄白苔提示病邪仍在肌表,未入里化热。
2.脉象:常见脉浮紧,浮脉主表证,紧脉主寒证,浮紧脉相兼提示风寒之邪侵袭肌表,正邪相争于表的脉象表现。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体现
儿童:儿童患风寒感冒时,怕冷表现可能更突出,常表现为不愿外露肢体等,且由于儿童脏腑娇嫩,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观察体温及精神状态,优先采用非药物保暖、适度增加衣物等干预方式,避免过早使用强效退热或镇咳药物,以防影响机体自身调节。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风寒感冒后更易出现病情迁延不愈情况,需格外注意保暖,避免再次感受风寒,同时因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要留意感冒是否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喘息等表现,应加强对基础疾病相关症状的监测。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等人群,患风寒感冒后,风寒之邪可能诱发原有疾病发作,需密切关注自身呼吸状况、心率等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心悸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在治疗感冒同时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