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的良性赘生物育龄女性有一定发生率绝经后随年龄上升多数无症状部分有异常子宫出血可致不孕及有恶变可能分无症状小息肉观察和有症状或较大息肉需干预处理,诊断靠超声初筛及宫腔镜病理确诊,治疗分观察或手术,育龄期备孕前评估,绝经后发现息肉要排查恶变,老年综合评估手术利弊。
一、子宫内膜息肉的基本属性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多为良性病变。其发生率在育龄女性中约为7.8%~34.9%,绝经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被发现。
二、症状表现与潜在影响
1.异常子宫出血:部分患者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等,长期出血可能引发贫血,影响育龄期女性受孕及孕期健康,也会降低绝经后女性生活质量。
2.不孕风险: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干扰胚胎着床,研究显示,合并息肉的不孕患者自然妊娠率较无息肉者低,约为25%~62%。
3.恶变可能性:虽然多数息肉为良性,但仍存在0.5%~4.8%的恶变几率,尤其是绝经后出血或息肉较大、生长迅速的患者需警惕恶变。
三、严重程度分层及应对
1.无症状小息肉:直径<1cm且无明显症状的息肉,恶变风险极低,可每6~12个月通过超声随访观察,暂不干预。
2.有症状或较大息肉:直径≥1cm、伴有异常出血或不孕等症状的息肉,需干预处理,多采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复发率约3.7%~10.7%,需定期复查;绝经后女性发现的息肉更应重视,尽早行宫腔镜及病理检查以排除恶变。
四、诊断与治疗手段
1.诊断方式:超声是初步筛查手段,可发现宫腔异常回声,确诊需宫腔镜下息肉摘除并病理检查,病理结果是判断良恶性的金标准。
2.治疗选择:无症状小息肉可观察;有症状或较大息肉行宫腔镜手术切除;恶变风险高者需进一步评估手术或其他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育龄期女性:息肉可能影响受孕,备孕前建议评估息肉情况,有症状或较大息肉者建议先处理再备孕,以提高妊娠成功率及保障孕期健康。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或发现息肉时,需及时行宫腔镜及病理活检,警惕恶变,尽早规范处理。
3.老年女性:需综合评估整体健康状况,手术风险较高时,遵循个体化原则权衡保守观察与手术干预的利弊。